榆林: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8-30 08:54:13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李小强 摄

全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运,榆林中心城区全面完成“撤桶并点”,每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0余次……这是我市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美丽榆林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分类体系不断健全。榆林中心城区提升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1289个,实现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全覆盖,全市建成运营“两中心一暂存点”(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暂存点)13个,其他垃圾转运站50座,全力保障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末端设施建设方面,建成投运生活垃圾焚烧厂一座,设计处理能力每日1300吨,实际日均处置约850吨;厨余垃圾处理厂4座,总设计处理能力每日190吨,目前日均处置约110吨;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也已投运,满足全市有害垃圾处置需求。

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近年来,我市先后建成4个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和7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学习人员2万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奖励兑换活动,并建成14个有害垃圾兑换点,累计回收有害垃圾8万余个、烟头1.93万公斤。为了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我市先后举办“志愿者百日行”、分类微课堂等10余类大型活动,500余场“八进”宣传活动,70余场专题培训,发放宣传册、倡议书等100万份,拍摄垃圾分类快闪秀、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宣传视频160余个,并在市、区两级电视台及LED电子屏循环播放,不断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此外,我市建立“红绿黄”三色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对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35个垃圾分类成员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并进行通报,对垃圾分类成效不明显单位发放红牌,积极督促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良好习惯,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记者 李小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