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探索出盐碱水体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虾蟹贝混养成功 盐碱地变“海鲜池”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0-21 10:30:58 编辑:康敬卓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10月12日,在定边县盐湖花马池旁,举办了一场全市青蟹综合养殖试验现场评估活动。活动客观分析评估青蟹在盐碱地水体环境的生长适应性、经济性和发展推广可行性,进一步科学引导青蟹综合养殖发展方向,为特色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盐碱地水质进行调控和监测,补充青蟹苗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满足适合青蟹的生长环境。

“6月我们在这里投了虾蟹贝的苗,生长4个月时间,青蟹大的重4两,小的重一两多,虾蟹贝立体混养在榆林试养成功,这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对调整陕西渔业结构和丰富‘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省水产学会名誉会长张星朗说。

今年,为了深度挖掘盐碱水体资源优势,依托秦创原平台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榆林开展虾蟹贝综合养殖试验示范,投放蟹虾贝苗种423万尾,并建立榆林首个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

虾在水里游,蟹在池底走,贝类钻淤泥,这样的虾蟹贝混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在优胜劣汰的生态环境下,保证了虾蟹贝的质量,还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向盐碱地要“粮食”的新要求。如今,虾蟹贝混养模式探索初显成效,在丰盛人们餐桌的同时,也为“沉睡”的盐碱水体资源探索出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近年来,作为榆林首个挂牌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的企业,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青蟹、扇贝等水产,从室内大棚到室外池塘的海鲜产品均取得了初步试验成功,并推向市场,今年仅外塘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产出近3万斤。

“通过现场评估,虾蟹达到了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标,蟹的产量每亩40多斤,可以达到沿海地区的产量,而且个头也不小。我打算明年扩大虾蟹贝混养规模,再引进一些浅海的鱼类。”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尚说。

如今,随着政策和科技的支持,特别是此次现场对虾蟹综合养殖成果的评估,让养殖户看到了该产业广阔的前景。

榆林全境约有150万亩盐碱地,为了实现盐碱水体资源的生态、高效利用,近年来,市科技局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合作,通过反复调研论证,于2023年成功引进青蟹养殖技术,并在定边县盐湖边、横山区黑木头川、子洲县吉利坪村和榆阳区鱼河村基地开展虾蟹贝综合养殖试验示范,今年全市青蟹综合养殖面积达1326亩。

“针对榆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我们开发了独特的、适应于榆林盐碱地的海鲜综合养殖技术。”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欢介绍,“新”技术包括离子调控技术及菌藻平衡技术,能让适宜于南方生长的虾蟹贝在盐碱地“茁壮成长”。

记者 李志东 叶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