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科技赋能产业“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24 22:40:05 编辑:李强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榆林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径。
连日来,记者在榆阳区采访时看到,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领域开拓,科技创新的动能正催生出一派蓬勃景象。
在陕西华西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品饲料库内,工人们正加紧搬运一批批精准配比的饲料发往各地养殖场。该公司董事长杨海珍介绍:“公司已申请三项发明专利,专为陕北绒山羊研发的饲料配方,可有效促进羊子增绒增重。”
自2015年开启产业升级以来,华西牧业引进多名饲料营养学专家,累计研发精品饲料配方60余种,获得各类生产智控版权专利12项。通过全面升级生产工艺流程,运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实现了提效降本、扩规提质。如今,其销售区域已从榆林本地辐射至内蒙古、甘肃、山西、宁夏等地,饲料年营业额达2.4亿元,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在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巡检工人手持专业设备对运行中的盐浆管道进行安全检测。作为一家深耕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能源安全需求,聚焦关键领域持续攻坚。
“我们通过组建市级井矿盐重点实验室,成功获评榆林市‘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泓表示,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企业稳定发展,也为地方经济作出了贡献。近三年来,公司享受政府税收优惠2500万元,年均为榆阳区创税超5000万元,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逻辑。
据了解,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聚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了四大技术创新突破:首次系统研究陕北奥陶纪盐穴资源;构建适配陕北深部地质的盐穴控制与稳定性保障技术;攻克超深层盐穴钻井注采工程瓶颈;拓展盐穴储氦、储氢等战略储备功能。这些突破让沉睡的盐穴资源转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张泽泓表示,公司将在“十五五”时期新增一条120万吨/年MVR制盐生产线,将年卤水消纳能力提升至800万吨,年造腔规模达110万立方米,形成“制盐产业支撑盐穴利用、盐穴利用反哺产业升级”的循环经济模式。
记者王疆瑜 庞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