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25 22:22:41 编辑:李强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这张清单就像食品的‘健康体检表’,我们每天都会按照相关内容开展自查自检,确保售出的每一件商品都能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在恒生超市榆阳店熟食区,负责人宋端宇指着墙上悬挂的《市场主体安全自查/检查清单标识牌》说。标识牌上,食品保质期、储存温度、环境卫生等检查项目一目了然。

近年来,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聚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地落实,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保干部“三清单一承诺”制度,构建起层层联动、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动态管理和精准防控体系,实现全市1.2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市场主体安全自查标识牌全覆盖,切实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老板,这批糕点的进货凭证请出示一下。”11月21日上午,榆阳区鼓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东兴带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指引手册》,来到包保的炒货店开展季度督导。督导过程中,他仔细检查了店铺的食品贮存条件,认真核对员工健康证,并在手册上详细记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指引手册》中的70多项工作模板,让我们的督导工作实现了有章可循,特别是新出台的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让包保关系更加精准。”说话间,吴东兴点开手机上的监管App,看到上周检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在榆林,像吴东兴这样的包保干部共有6600余名。他们每季度要对包保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至少一次督导,发现问题实时上传,形成“发现—处置—销号”闭环。

近日,记者在榆林中心城区一家超市内看到,市民张女士正将刚买的一把蔬菜交给社区快检驿站的检测员。“社区快检驿站设立以来,邻居们采购后都会不时来检测一下。从农药、兽药残留到微生物、重金属指标,10分钟就能出结果,太方便了,这样我们买肉买菜也就更放心了。”张女士说。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15个类似的快检驿站。

据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科科长熊凤琳介绍,“护航食安榆你同检”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累计收集群众投票超2万票,并根据投票结果精准安排抽检任务,真正实现了“群众点题,数据说话”。

在榆林四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工作人员认真对照自查清单进行晨检,“温度记录完整”“餐具消毒达标”等项目检查记录一目了然;在榆阳区市场监管局小餐饮从业人员专题培训现场,市场监管人员详细讲授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知识,来自西安的烹饪大师则手把手地传授油温控制、食材保鲜等技巧……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全面深化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持续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切实保证广大市民‘时间上的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惠振苏说。

记者 刘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