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微治理”构建善治“大格局”

来源:中央厨房 时间:2024-10-12 09:49:18 编辑:

“微治理”,即在乡村治理的细微之处下功夫,关注村民的日常生活、利益诉求和微小矛盾,通过精准施策、精细管理,解决乡村治理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江西省武宁县东山村以“公德积分”取得授信额度,村民因积分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清水头村将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有机融合,将“边角地”打造成“微景观”,让村子有“颜”有“料”像花园。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微治理”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村民小组,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在村级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实现村民自治。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变着乡村的面貌,并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风尚,为构建乡村善治大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微治理”关键在于精准识别问题。要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困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制约乡村发展的症结所在。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需要细化治理举措,将治理触角延伸至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从垃圾分类到环境美化,从邻里纠纷调解到文化活动组织,每一项细微工作的推进,都是对乡村治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和根脉。通过挖掘和整理乡村文化资源,在乡村“小舞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农民画展览、秦腔演出等,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图书馆、文化广场等,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传承的加强,不仅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还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乡村“微治理”是构建乡村善治“大格局”的坚实基石。从乡村细微之处着手,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乡村面临的具体问题,更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繁荣的乡村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善治“大格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