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 | 培养“带娃专家” 赋能科学育儿

来源:榆林网 时间:2025-08-27 08:57:13 编辑:王丹 责编:王丹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该专业的两所院校。新学期即将开启,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9月将迎来首批新生。

高校“育见”新专业,而且还是培养“带娃专家”的专业,可谓是一个回应社会刚需、破解育儿焦虑的重大布局,无论是满足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还是化解托育人才结构性矛盾,抑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满足社会对托育服务日益迫切的需求。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家长普遍期盼托育服务价格实惠、就近入托、服务质量有保障。要满足这些诉求,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建设一支专业的托育教师队伍。如今双职工家庭普遍存在婴幼儿照料难题,家中老人未必能提供帮助,而若一方选择辞职专职带娃,则往往会对家庭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设立,正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托育服务日益迫切的需求,化解婴幼儿照料供需之间的矛盾。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帮助年轻父母走出“生得起、养不易”的现实困境。

化解婴幼儿托育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我国婴幼儿托育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尤其缺乏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现有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家庭养育指导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实操技能。行业整体薪资偏低,人才流失率较高,机构存在“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与传统的育儿嫂、保姆相比,托育老师接受的是系统化、专业化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培养周期长达4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婴幼儿照护的专业知识,还具备组织亲子活动、开展育儿指导、协调社区资源以及管理团队等综合能力。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以“会照护、精评估、能指导、懂管理、可发展”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系统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有助于打破行业人才“瓶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科学育儿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带娃无非就是“看孩子”,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然而研究表明,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此时婴幼儿大脑可塑性极强,科学的回应性照护将最大限度激发婴幼儿潜能,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现实中,许多家长尚未充分意识到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尤其对婴幼儿潜在的发育异常缺乏敏感。孤独症、多动症、发育迟缓等问题,往往因早期表现隐蔽未能及时识别,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带娃绝不是简单的“看孩子”,婴幼儿不善表达需求、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照顾起来不仅需要格外用心,还要有“十八般武艺”。有专业的托育人才,就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创设适宜环境,组织适龄游戏活动,引导家长成为婴幼儿发展的支持者,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国家对于人口高质量发展日益重视,托育行业正迎来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从业人员的专业价值将更受认可,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收入水平也将随之稳步提升。四年后,这个专业毕业生就将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托育机构、早教中心、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儿童服务机构中大显身手,从事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科研以及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托育行业将朝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雷钟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