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军:爱心香粥第一人 慈善路上传播正能量

来源: 时间:2023-10-10 12:58:30 编辑:王丹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感动陕西”年度人物、陕西省道德模范等。

不忘初心,创业立业

贺军生于上世纪60年代榆阳区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小时候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长大后,虽然有一份光鲜亮丽的稳定工作,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辞去公职。

从国企职员到下海创业,从企业家到慈善家,贺军的身上集中了“硬”和“软”看起来矛盾的两方面。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想法多、不愿意按部就班。谈及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比起外界对自己做慈善“沽名钓誉、欺世盗名”诸如此类的质疑与不认可,“半路出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是不值一提的。他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创业之路,再苦再难,都要坚持到底,不仅要坚持到底,还要不负初心、做的漂亮。而他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

“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有担当;其次要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这些能够指引企业走得更远,所以才能创造未来;最后还要有梦想,公益慈善事业也应该成为每个企业家的梦想。”显然,企业家的身份,让贺军对于慈善的理解更睿智、也更可持续。

诚信办企业 爱心做慈善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全靠做泥瓦匠的父亲勉强支撑,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如此,善良的母亲总会把讨饭的穷人领进家里给他们吃碗热饭。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的乐善好施和言传身教,时时刻刻影响着我。”在父母亲的影响下,贺军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仁爱的种子。

2009年初,贺军倡议在企业内组织成立了员工两元爱心基金会,员工们每月自愿从工资中拿出至少两元钱捐到基金会里,贺军自己每月最少捐款2000元,用于帮助困难员工。在他的号召下,爱心基金成立以来共帮扶300多名困难员工。

2010年,贺军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在靖边开创了“爱心香粥”志愿服务品牌,坚持为当地环卫工人、流浪人员、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免费发放爱心早餐。从 2010年3月5日开始,贺军和另外两个股东决定把公司年利润的 10% 用于慈善事业。只要贺军在店里,他就会早早起床和员工们一起熬爱心香粥,一起送爱心香粥。

2013年8月,贺军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开展“日捐一元、日行一善、周送一餐、季捐一物、季捐一书、年扩一人、年扶一村”,目前已经发展志愿者400多人、捐款13万元、募捐衣物1000余件、800册书籍全部捐给了靖边县羊羔山村小学,八年来累计送出爱心早餐1000多万份,受助人数达800万人次,奉送成本超过1500万元。因为诚信经营,企业越做越强,“爱心香粥”也从靖边做到了榆林、米脂、横山、西安,成了一个个接力赛,每开一个新店,爱心早餐就走进这个店,现在有更多的弱势群体在享用这份暖暖的爱心。

坚守公益情怀 做播撒爱心的使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名叫陈红的员工几年前患了绝症,无钱治疗,贺军自己捐助了3万元,又组织员工捐助 6 万多元,在她治疗的几年里,贺军从未停发工资,并把她丈夫聘来做高薪库管。他为靖边县张伙场刘春梅一家六口提供每年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孩子们上学的食宿费,成为她家的“亲人”。

他还帮扶了70多家贫困户、10名贫困大学生,常年包扶靖边县羊羔山村,并先后向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等灾区组织捐款20多万元。

用爱心和真情熬出的一碗碗“爱心香粥”,彰显了贺军作为企业家的责任担当和大爱情怀。作为爱心传播的使者,有人主动送来米和面,有人悄悄放下钱,“爱心香粥”也成为了社会正能量的聚集平台,当地和外地许多爱心人士都愿意参与到奉送爱心早餐的行列。

而这13年对于贺军来说,也意义非凡:他由一个慈善公益事业的“门外汉”锤炼成一位“登堂入室”的公益慈善家。“做公益是双向的,给予的同时别人也回馈给我们爱心和善良,让内心获得满足感。”贺军平静的说。长相年轻,因为善良,说的大概就是像他这样的人吧!

“做公益在于身边的点点滴滴,更是一种生活习惯。今后,公益的这列车将会是一往直前的,不仅希望乘客越多越好,也希望乘务员、列车长与日俱增,让每个人都能抵达幸福的彼岸。”贺军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