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洲县周家硷镇2000亩鸡心果喜迎丰收——黄土塬上果飘香 就业增收两不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28 09:04:18 编辑:康敬卓
村民采摘鸡心果。闫峰 摄
金秋时节,子洲县周家硷镇连绵的塬峁上呈现出一片火红景象。由陕果集团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的2000亩鸡心果种植基地,迎来了首个丰收年。该基地整合了前湾、中湾、后湾三个村的土地资源,如今,园内一颗颗形如鸡心、色泽艳丽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枝头,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颗颗红润的鸡心果,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为周家硷镇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描绘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动人画卷。
这片丰收果园的成功运营,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带动村民实现就业增收。当前,“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干活有薪金”已成为三个村村民们的真实写照。该基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在果园日常管理、作物养护等全流程工作中,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参与,让村民无需外出就能实现多元增收。
后湾村68岁的村民刘东花,就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刘东花说:“我在果园干了3年,一年能挣1万多元。”据了解,像刘东花这样在基地实现稳定就业的村民有近40人。到了施肥、疏果、采摘等用工高峰期,基地日均用工量超过80人,不仅切实解决了三个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更让“离土不离乡、就业在家门”变成了现实。
村民能稳定增收,背后是鸡心果产业可观的经济效益作支撑。鸡心果学名为锦绣海棠,因外形美观、口感脆甜、营养丰富,近年来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持续攀升,逐渐成为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特色果品。陕果集团正是看中其市场潜力,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阔的市场渠道,将这片黄土旱塬精心打造成了高标准现代化果园,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基础。
据基地负责人刘彦富介绍,今年是鸡心果首年丰产,预计总产量可达30万斤,按照当前市场最低收购价,产值将突破150万元。随着果树逐渐进入盛果期,亩产和产值还将大幅提升。这片曾经的黄土旱塬,正因这小小的鸡心果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鸡心果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从民生效益到产业价值,周家硷镇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以往农户分散经营的局限,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升。而特色果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旧面貌,更吸引了部分年轻人返乡就业,为乡村注入了人气与希望。
通讯员 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