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冰雪”让年味拉满——榆林文旅产业春节火爆“出圈”密码解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2-09 23:36:42 编辑:郝莉娜

当黄土高原的窑洞挂上喜庆灯笼,当陕北大地的人们扭起火红秧歌,乙巳蛇年春节期间,榆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旅游热。

据统计,今年春节假期,榆林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77万余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到30%,河北、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南、浙江等省区为主要客源地,“到榆林过大年”成为许多外地游客的春节出游首选。

秧歌展演:各地民俗合力“出圈”引流

2月1日(正月初四)至5日(正月初八),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古城举行,来自福建、河北、广东、内蒙古、山东、辽宁等省区及陕西韩城、延川等地的9支秧歌队,同榆林各县市区各系统派出的19支秧歌队一起,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秧歌盛宴。

洒脱豪迈的广东潮汕英歌舞,气势磅礴的山东商河鼓子秧歌,多姿多彩的福建厦门采茶舞,轻快灵活的河北昌黎地秧歌,响声震天的老腰鼓,古韵犹存的霸王鞭……伴随着现场锣鼓喧天、彩扇翻飞,演员手起槌落、舞姿婀娜,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特色文化跨越千里交流融合,在塞上驼城绘成了一幅充斥着生机与活力的艺术画卷。

据统计,连续5天的秧歌展演活动中,到场观看群众超过38万人次,现场掌声不断、喝彩连连;网络直播方面,各场次展演网络直播观看人数接近5000万人次。这铺天盖地的热闹红火,不仅把塞上寒冬扭成了滚烫的人间春色,更把喜庆祥和的陕北年味传遍大江南北。

值得一提的是,2月11日至12日(正月十四至十五),在万众瞩目的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秧歌汇演活动中,还将有来自俄罗斯、保加利亚、泰国、韩国的4支国外队伍亮相驼城,将观众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寻迹非遗: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近年来,榆林还充分依托冬季持续低温的气候优势,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全市30多家冰雪场所持续发力,不断升级服务、丰富活动内容,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其中,神木市碧麟湾滑雪场推出了“五福庆麟州”“小丑魔术”“滑雪场DJ狂欢”等系列互动体验项目,让广大游客在开展冰雪运动的同时更好体验新春的喜庆氛围。

冰雕是独属冬季的浪漫。今年春节前夕,榆阳区大漠军旅文化园冰展一经开园就受到众多游客的热捧,单日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在这里,景区不仅将榆林各县区市的特色文化浓缩于冰雕之中,更以晶莹剔透的“冰立方”搭建起了冰滑梯、冰屋、冰墙等,同时推出了“大漠冰雪舞台”“摘冰糖葫芦”“摩托拉独角兽”等有趣好玩的互动项目,为各路游客带来最佳的畅玩体验。

从“过路站”变“目的地”,榆林文旅产业春节火爆“出圈”的背后,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正如本地民俗学者所言,“当黄土地的年俗遇见现代文旅的巧思,唤醒的不只是乡愁,更是文化自信的当代共鸣。”这场发生在塞上新春的“双向奔赴”,正是榆林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最为生动的注脚。

记者 崔瑞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