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代表延娜:深耕养老服务 传递民生温度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19 10:44:18 编辑:李 娜
延娜(中)和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交流。 任惠 摄
在老龄化浪潮的冲击下,养老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市人大代表、陕西延年颐和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延娜,长期致力于养老领域,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提出建议。今年,她将关注点集中在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最近,她利用空余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以丰富和完善今年全市两会的建议内容。
“养老服务不仅仅是提供一张床、一顿饭,更是要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延娜在调研中多次提到。从2014年起,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爱老助老这一社会服务事业当中。她秉持“用智慧服务老人、用服务回报社会”的宗旨,坚持“围绕老人、精准服务、精准定位”的工作理念,深入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智慧居家养老先进经验,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今年,延娜提出了关于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旨在通过县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整合资源,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覆盖面。
她建议,在县级层面,依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与现有信息系统,搭建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县域资源,推动区域联动。乡镇(街道)则以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为基础,改扩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专业照护等作用。在村(社区)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多样上门服务,推进适老化改造。同时,强化社区养老依托,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
“三级联动的养老体系,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如今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愈发多元复杂。县级搭建综合平台,能打破资源分散的局面,将散落各处的养老数据统一整合,让服务供给更精准高效,实现区域协同互助。”延娜说。
她认为,乡镇基于现有的养老机构进行改扩建,能快速提升服务能力,利用既有场地与人员,降低成本。村社区完善站点、推行上门服务,是因为老人眷恋熟悉环境,家庭养老仍是基础。“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则是整合各方优势,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每日临近饭点,家住榆林元驰世纪城小区的薛树贵会准时前往小区内的社区食堂。在这里,他仅需花费8元,便能享用一顿美味可口、营养均衡的饭菜。他说:“以前到了饭点就发愁,自己做饭量不好把控,做完还得收拾,太麻烦。出去吃,价格贵不说,还担心卫生问题。现在可好了,有了社区食堂,饭菜实惠合口味。每天和邻居们一起在这儿吃,边吃边唠嗑,这日子别提多舒坦了。而且,社区食堂还会根据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整菜谱,少油少盐,营养搭配合理,真的是把我们的需求都考虑到了。”
目前,陕西延年颐和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榆阳区、神木市、绥德县等10个县市区成立区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了29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16个社区老年食堂。顺应银发经济的发展,2025年拓展德和陪诊和德和尚礼两个线上商城平台业务板块,员工总数达到330人。
延娜表示,自从德和陪诊业务推出后,解决了许多老人独自就医的难题。专业陪诊人员全程协助挂号、就诊、取药,细致周到的服务收获了众多老人及其家属的好评。德和尚礼线上商城平台则汇聚了各类适老化产品,大到智能护理设备,小到防滑拖鞋、老年健身器材等,商品种类丰富,配送服务及时,为老人及家属选购养老用品提供了极大便利。她将坚持“用智慧服务老人、用服务回报社会”的宗旨,秉持“围绕老人、精准服务、精准定位”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入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智慧居家养老的先进经验,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记者 任惠 李东洁